前三股票配资平台
a股杠杆平台 年例传情!高州储良杏花村“村晚”唱响振兴“大戏”
a股杠杆平台
2月11日,农历正月十四,茂名市高州市分界镇储良杏花村热闹欢腾,粤治·粤美 庆新春储良杏花村“村晚”(以下简称,杏花村“村晚”)在杏花文化中心隆重举行。近日,正值粤西地区各村镇做年例的日子,这场“村晚”的举办为当地增添了喜庆祥和的氛围。
粤治·粤美 庆新春 储良杏花村“村晚”活动现场,吸引大量村民前来观看。
傍晚时分,杏花村广场上人头攒动,热闹非凡。非遗高州木偶戏展演《冼夫人传奇》《岳飞全传》拉开了活动的序幕,国家级木偶文化非遗传承人梁东兴以精湛表演征服观众。孩子们在木偶戏台前好奇张望、手舞足蹈,沉浸在历史人物的英雄故事之中。
“世遗版”春节看非遗,高州木偶戏成为孩子们最爱的节目。
舞台正对面是特色小食和土特产展销摊位,分界镇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汇集于此。高州市江记水果专业合作社参展商何女士带着桂圆干、荔枝干、荔枝蜜、蜂蜜桂圆果冻等产品前来展销,不少村民和游人到摊位前品尝。“我们这款蜂蜜桂圆果冻里有一整颗桂圆肉,味道甜而不腻,最受小孩喜欢。”家乡味道、丰收喜悦以及浓浓年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。
文化村长、文化辅导员将助力基层乡村文化建设。
夜幕降临,杏花文化中心灯火绚烂,晚会正式拉开帷幕。茂名市文联党组书记、主席梁晓晗为储良村文化村长和文化辅导员颁发聘书。茂名市美术家协会主席赖为朝获聘储良村文化村长,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何明霖、茂名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王晓宁、茂名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陈伟坚获聘文化辅导员。未来,文化村长和文化辅导员将不断推动文化工作者走向基层,帮助基层群众实现文化梦,同时提升自身文化素养,创作出更优秀的文艺作品。
表演唱《好心籺》体现茂名传统饮食文化。
晚会以“春满山乡·万家灯火映初心”开篇,男女对唱《灯火里的中国》唱出了新时代的大气磅礴。表演唱《好心籺》极具茂名文化特色,孩子们载歌载舞唱出了粤西地区逢年过节做“籺”,寄托美好希冀的习俗。醒狮武术《瑞狮贺新春》则用传统技艺传递着新春祝福。音诗合鸣《高山流水》将古典诗词与古琴音乐完美融合,为观众带来视听享受。
粤剧木偶《贡荔飘香》融合地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特色。
第二篇章“荔韵芬芳·百业兴旺谱华章”中,女声独唱《百花迎春》以婉转的歌声唱出了新春百花盛放、艳丽芬芳盛景;少儿舞蹈《小美满》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儿童的蓬勃朝气。粤剧木偶《贡荔飘香》巧妙地将地方特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,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木偶在高州木偶戏传习所演员的操纵下,随着粤剧《荔枝颂》的曲韵舞动,令人想起高州夏天荔枝飘香的情景。舞蹈《夺帅》则以刚劲有力的舞姿展现了乡村青年的精神风貌。
《做年例》节目载歌载舞,生动演绎粤西地区年例文化。
“年例传情·文明乡风润心田”篇章中,表演唱《做年例》将歌唱、舞蹈、粤剧等元素共冶一炉,生动展现了当地独特的年例文化。村民莫先生说:“这个节目非常接地气,我带着小朋友来看,小朋友都忍不住拍烂手掌。”
压轴篇章“山海和鸣·同心筑梦向未来”中,广东省粤剧院国家二级演员吴思桦登台演唱粤曲《贵妃醉酒》,让观众领略到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。朗诵节目《茂名,山海之间的明珠》由储良小学的学生提供,童声朗朗深情地讴歌了家乡茂名的美丽与乡村振兴发展新变化。最后的大合唱《我和我的祖国》则将晚会推向高潮,全场观众齐声高歌,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。
杏花村“村晚”在《我和我的祖国》歌声中落下帷幕。
高州市分界镇储良村党委书记、村委会主任莫潇表示:“我们以往也举办过不少晚会,这是我们杏花村第一次以‘村晚’的形式举办活动。从年前我们就开始积极筹备,茂名市委社会工作部、茂名市文联等单位组织文艺家多次来到村里调研、帮助我们排练节目,提升节目水平,令村民可以享受到如此丰富的精神文化盛宴。”参与演出的村民也难掩激动神情:“可以参加村晚表演,我们都很兴奋!从年前开始就一直利用闲暇时间彩排,大家关系都更加和谐了!”
观众们对这场文化盛宴赞不绝口。“节目很精彩,很有看点。我最喜欢的是粤剧《贵妃醉酒》唱得很好听,在村里很少能听到这个级别的粤剧演员来唱戏的。”观众邓阿姨兴奋地说。
杏花文化中心满是来看“村晚”的村民。
本次晚会由中共广东省委社会工作部、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、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指导,广东省文艺志愿者协会、广东省戏剧家协会、中共茂名市委社会工作部、茂名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、中共高州市委社会工作部、高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、高州市分界镇人民政府等单位支持,高州市分界镇储良村委会主办。
这场村晚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,更是乡村基层治理、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实践。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,村民们的文化自信得到提升,邻里关系更加和谐,乡村凝聚力显著增强。同时,活动也展示了当地特色文化和产业发展成果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据悉,粤治·粤美“村晚”迎新春活动由广东省委社会工作部、广东省文明办指导,广东省文联、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主办,在全省范围内10多个“村晚”示范点陆续展开。以文艺为桥梁,为“百千万工程”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,充分发挥了文艺与志愿服务的双重作用,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。
撰文:李嘉镓
摄影摄像:蓝东旭 冯国强
来源:南方农村报a股杠杆平台